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02月15日 | 在众会中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二十六篇
1 耶和华啊,求你为我伸冤,
因我向来行事纯全,
我又倚靠耶和华并不摇动。
2 耶和华啊,求你察看我,
试验我,熬炼我的肺腑心肠。
3 因为你的慈爱常在我眼前,
我也按你的真理而行。
4 我没有和虚谎人同坐,
也不与瞒哄人的同群;
5 我恨恶恶人的会,
必不与恶人同坐。
6 耶和华啊,我要洗手表明无辜,
才环绕你的祭坛;
7 我好发称谢的声音,
也要述说你一切奇妙的作为。
8 耶和华啊,
我喜爱你所住的殿和你显荣耀的居所。
9 不要把我的灵魂和罪人一同除掉,
不要把我的性命和流人血的一同除掉;
10 他们的手中有奸恶,右手满有贿赂。
11 至于我,却要行事纯全。
求你救赎我,怜恤我。
12 我的脚站在平坦地方,
在众会中我要称颂耶和华。
省思:
择友——也是一种道德抉择。
这位诗人在“众会”中所寻的密友,
一心追求作纯全人,
将自己置于神的作为影响之下。
祷告:
主啊,我知道自己无法避免,
也不应避免与那不信祢的人相处——
神子耶稣便曾与他们多有交往。
可是我仍然需要有一个群体,
一起渴慕、共享崇拜的丰盛。
感谢祢借着耶稣基督,
让我周围有这样一群主内弟兄姊妹。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伯记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伯记》第14章释经 | 生之无奈
约伯叹息生命的脆弱、易逝与无奈,就像一根朽木,一碰就碎,也像是一件被虫蛀的衣裳,看似完整,其实已成了粉尘(13:28)。这些为女人所生的人,命运多舛,祸患连连,出生时看似如花,但美丽稍纵即逝,如影飞去(1-2节)。
更可悲的是,这种不起眼的人,神竟然要让他站在公堂中,与祂对质(意思是:神为何那么狭隘)。现实中,没有一个人完美无瑕,毫无缺点(3-4节)。更何况,任何一个人,他的年岁都在神的限制下,没有办法跨越祂的掌心(5节)。
约伯求告这位具有360度视野的上主,暂且给他片刻安息!就像雇主,虽然要雇工,在一天中不停的劳作,但中途也会给休息的时候(6节)。
人生的悲哀无望,甚于树木,你看它,虽然被砍了,还能发出新芽,虽然根在地底下老死了,树干朽坏腐烂,但一旦碰到水,就能够发出新芽(7-9节)。而人呢?死了之后,就永永远远躺下了,他吐出的最后一口气,也不知道到了哪里(10节)。就像是海水枯干、江河断流般无奈,人倒下了,永远不会再起来,哪怕天塌下来,他也不会再苏醒,因他早已长眠(11-12节)。
所以,他求神,在这种人生结局尚未来临之前,把他藏在阴间,使他有一席藏身之处,在那里躲闪上主,等上主的怒气过去后,再来论理(13节)。假如他现在就死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可以与神对质了。所以,他求神先把他囚禁在阴间里,等他刑满释放了,再传讯他。到时,他必然应答(13-15节);假如他有罪的话,也可以给他定案,无需像现在,总是盯着他,看他会在哪里出错(16-17节)。
可悲的是,他不再有机会(因为神不给他)!绝望就像是高山崩塌,暴雨带走泥沙一般不可逆转。神如此把他逼到绝路,使他的身体和心灵遭受如此的摧残。
03
每日默想
恶的存在,势必导致苦难的产生,这也正是我们会深感人生无奈的原因,基督徒在面对邪恶时,接受邪恶的事实,但却不怕邪恶,因为神比邪恶、比苦难更大!
有一位基督徒讲她在未信主前一段时间的状态:精神崩溃,生活一团糟,什么都不对劲,觉得要被邪恶和愧疚击垮了,人生到了完全绝望的地步。她找了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引导她,用心检视她自己归类到“邪恶”的一大堆东西。她逐一地检视这些事件和行为,发现没有一样会变得比较不可怕或容易接受。不过,她有了新的发现,过去这些一大堆的坏东西,掩住了她人生中其它美好的事物——比如温暖的家庭、欢愉的人际关系,好听的音乐,美好的景色......。因此,她体会到她身体的奇妙,想想自己身体的运作是何等的正常;她也开始体会到别人的宝贵,想想看应该如何去表达对这些人的感激和欣赏。
不久,她成为了基督徒,她的世界观更为清晰:邪恶没有被除掉,但美好的事物比邪恶更多!而且邪恶完全被限定在神所设定的范围里。她更是发现,美善看来似乎没有穷尽,荣美更是无可胜数[1]。
试分享你有过的类似精神崩溃或沮丧的经历,是如何走出来的?
[1] 这段故事来自尤金×毕德生(Eugene H.Peterson)的著作,参氏著:屈贝琴、黄淑惠译:《天启的雷声:毕德生陪你读启示录》(台湾:校园,2017),页108。
04
每日加量
哥林多前书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前书》2章 | 什么是真价值?
在第一章保罗纠正了他们,什么是真智慧,第二章,保罗向他们传讲一个信息,这信息是以十字架为中心的价值观,将希罗世界的价值观彻底颠覆(2:1-5)。要知道生活在哥林多,是一个令人多么羡慕的事,该城市是罗马的亚该亚省的主要城镇, 位于连接伯罗奔尼撒与希腊本土的地峡上, 拥有一个包括东侧与西侧的海港,是一个富庶且举足轻重的港市。因此吸引了不少名流,包括一些出名的希腊辨士。
而保罗并不是以智者的样式出现,而是披上软弱,好让哥林多信徒的信心基础不是因着有智慧的保罗,而是因着被钉十字架的基督。这样,上主圣灵的能力,与罗马人和希腊人的强权,以及分门别类和结党纷争,那种优越感所展示的能力,有所不同!而这些正是哥林多人所追捧的。
或许,有人批评保罗是一个无能的讲员,不同于希腊罗马世界的那些演讲家,在信息内容上欠缺“智慧”——不动听(参2:1-5节)!
保罗辩解说:他的方法不过是补充内容的工具而已,而内容是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其本身自有能力,无需靠我们的口才和辩士般的能力,将它挖掘。并且,他也有提到“智慧”这回事,不过,对于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来说,这“智慧”却没有明确的迹象可寻,因他们对“智慧”的定义,太过受囿于世界所追捧的文化价值观念(2:6-8, 3:1-3, 18-20)。正因为他们用这种希罗世界的价值取向,来理解保罗所传讲的,他们难以明白保罗所讲的智慧。
他们也被保罗称呼为“属血气的”,意思就是:他们所拥有的、所追捧的,完全与基督十字架所建立的新世界、所拥有的智慧不同!他们不是用上主的价值取向来看——这属灵的智慧(2:10-16)。令人感到可悲的是:哥林多教会学到了世界的风气——文化价值,远远多于属灵的价值——上主的角度(3:3)。
思考问题
就保罗而言,一个人能够拥有真正的价值,与他的眼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今天“智者”文化横行——好像每个人都在寻找:人生富家强国、生命成长、心灵安宁等秘方。你觉得保罗的“智慧论”,对你有切身的意义吗?在你平常的日子里,会将上主以及祂的智慧束之高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