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23日| 那分裂红海的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三十六篇10-22节
10 称谢那击杀埃及人之长子的,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1 他领以色列人从他们中间出来,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2 他施展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3 称谢那分裂红海的,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4 他领以色列从其中经过,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5 却把法老和他的军兵推翻在红海里,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6 称谢那引导自己的民行走旷野的,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7 称谢那击杀大君王的,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8 他杀戮有名的君王,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9 就是杀戮亚摩利王西宏,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20 又杀巴珊王噩,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21 他将他们的地赐他的百姓为业,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22 就是赐他的仆人以色列为业,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省思:
颂赞神的人漫步于历史的长廊中,
不断发现神历次审判、救赎的明证。
我们将所见到的都一一纳入颂赞中,
以展示神的“慈爱永远长存”。
祷告:
神,
请赐我如这位诗篇作者似的心思,
不懈地发掘祢永远长存的慈爱,
我愿自己的赞美没有间断,
感恩不留空白。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历代志上 第十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历代志上》第18章释经|大卫的战绩
十七章记述了雅威与大卫确定了约的关系之后,十八至二十章,重述了大卫作为蒙雅威祝福的君王,他为以色列人所获得的一系列的胜利,扩张领土(6节)。这段大致取自撒母耳记的大卫战事,在此作了新的解读:塑造了一位理想的君王,他善于内政——带领雅威的百姓来侍奉雅威,使百姓在生活中获得各样的祝福。我们从第十七章末了所记载的,大卫为以色列百姓求福的祷告中,看到大卫在履行这一方面的责任。
作为君王的大卫还勤于外政,他攻击敌对势力,使用这种极端的外交手段,使国家获得平安;他胜过了非利士人,将迦特一带收了回来(1节),让摩押人成为他的附庸(2节);将军事实力强大的琐巴王击败(4节),就连来帮助琐巴王的——大马士革的亚兰军两万两千人,也被大卫征服,成了他的附庸(5节)。
叙事人复述大卫的战绩有几个目的:
1)确保大卫比在他之前的那些领袖,更接近完成原先赐给摩西和约书亚的任务。
2)这些胜利,都是出于神的赐福。就连大卫部下的约押,他也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也是因为大卫蒙雅威的祝福(12-13节),表明他所进行的战事都是类如摩西和约书亚一般的圣战(6节)。
3)大卫对神的帮助也有着敏锐的回应:将战争中所获得的战利品,通通当做圣物献给雅威,这作法完全按照圣战的模式进行(7-11节)。
16至17节,对大卫所任的文武百官作了撮要性的介绍,再次明确了叙述目的,大卫不但能攘外,也能安内。他治理所有的以色列人,是通过安排“内阁成员”来管理的。他对律法忠心,知人善任、秉公行义。
03
每日默想
对历代志叙事人而言,大卫能如此成功,乃在于雅威与他的同在及其所带来的祝福。按照基督教的传统说法,大卫是活在上主的注目之下的。直白一点就是说——上主就是他的眼睛!是他的注视!
活在上主的注目之下,对于我们今天而言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人不存在有绝对的隐蔽处。我们都是活在不同的被注目之下,比如马路的摄像头、卫星、手机的定位等等。那些注目有时对我们是一种威胁!我们会因被暴露而愤怒,并尽一切去抗争。
然而,上主的注目却不是威胁,乃是一种关怀!一种爱!一种同在!一种祝福的状态!虽然,我们时常不容易觉察到这位隐蔽者的作为。而祂确是我们产生信赖的基石,并是我们坦然活在这世上的理由。
试谈谈你所经历的这位隐蔽者隐蔽地与你同在的经历!
04
每日加量
雅各书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雅各书》第5章释经 | 财富与贫穷
仆人对我们生命的鞭策,似乎不留情面:
1、他抨击与谦卑者相反的“富人”,令我们扪心自问(1-6节):
① 仆人说,有些富人自以为是,以为所囤积的财富,能带来快乐,没想到,这些财富却成为烫手的山芋,或锈化的铁器,对苦难的人生毫无安慰的作用(2-3节上);
②因为这些人是靠不公义,比如拒付工资,和暴力而获得的财富,而非根据主的指示使用它们,即使使用财物,也只是用来满足自己(4-6节)。
令我们深深自责的是:其实,仆人对财富的这种思想,是延续了耶稣那极富挑战性的教导。他教人如何正确地投资财富——帮助面临困境的人,而非为自己的未来累积财富。根据世俗的智慧,一大笔存款是事业成功的果子;然而,当审判者归来时,发现许多人饿死,而财富却大量储存着,这些财富不是罪恶的证据吗?
我们必须深深省察:我们相信再临的基督将审判囤积财产、见死不救的人吗?我们对财富的理解合乎这一信念,还是沉醉于自己寻求安稳的渴望,以各种手段积累财富?这样的积攒对我们的生命有何意义?
2、他对被压迫者的劝勉也如敲惊堂木(7-11节):
仆人要求那些被欺压的信徒保持忍耐,直等主来,一切都要回归正轨。当自身经历各样苦难时,最正常的反应就是抱怨!而抱怨的开头还算中性,不过,不加以控制,就容易变成不断埋怨。那么对应埋怨的办法就是——忍耐。
忍耐这一品格,是古圣先贤们的生命的基本特点,比如约伯。他们能够蒙福,因为他们忍耐,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忍耐呢?因为知道神是“满有怜悯、大有恩慈”的神。终有一天,祂将我的苦情结束,祂的福将如秋雨春雨般赐给我们。
这些话语,都警告着我们,教会里有人在受苦中忍耐,我们又为他们做了什么呢?尤其在经济上受苦的人,我们为他提供了该有的援助吗?还是认为他就该如此?我们要小心——“看啊,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5:9)。甚至,我们多番评判他为何受苦了,也要小心——我们可能要落入被审判中(12节)。
思考问题
仆人在13至20节,对参与群体生活的劝导也催促我悔改。他对不同需要的人来教会有着不同的指导,这提醒我们:参与群体的目的,就不是取悦自己,而是为了侍奉有病的姐妹,劝导有罪的肢体,帮助偏离的弟兄。甚至,在其中要彼此认罪。这也正是透过祷告寻求神的资源,使群体和其成员恢复完全的途径。我们的生命该如何,才是真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