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4年11月19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62天前 | 247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赏赐祂的百姓为业
2. 每日旧约 | 摩8章-寻仇的上主
3. 默想之一 | 珍视“不友善”
4. 每日新约 | 路3章-救恩的开始
5.默想之二 | 受试探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19日 赏赐祂的百姓为业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三十五篇8-14节


8 他将埃及头生的,

   连人带牲畜都击杀了。

9 埃及啊,他施行神迹奇事

   在你当中,在法老和他一切臣仆身上。

10 他击杀许多的民,

     又杀戮大能的王,

11 就是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

     并迦南一切的国王,

12 将他们的地赏赐他的百姓以色列为业。

 

13 耶和华啊,你的名存到永远!

     耶和华啊,你可记念的名存到万代!

14 耶和华要为他的百姓伸冤,

     为他的仆人后悔。

 

省思:

诗人的颂赞

从神的创造转向历史的事迹。

神不只在造化方面极其伟大,

祂的作为也极其了得。

祂既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

也完成了一次震撼人心的救赎。

 

祷告:

神啊,

感谢祢赐下一个美妙的世界供我居住,

并与我同住;

不仅供应这里的生活所需,

还亲自进入这生活之中;

感谢祢在耶稣基督里,

既是我的创造主,

又是我的救赎主。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阿摩司书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阿摩司书》第8章|寻仇的上主


第八章是第四个异象--“一筐夏果”, 雅威指示先知“来看这筐夏天的果子”,雅威以这筐夏果来比喻以色列人的结局近了,也就是雅威审判的时刻已来到。当那日子来临时,一切都会变得极其凄怆,尸横遍野,到处可听到哀号的声音,之后,是一片寂静。这是死亡临到的景象(1-3节)。


 雅威像是一个极端寻仇的人,祂绝对不会忘记以色列的罪,对他们社会的不公及虚假的敬拜,不仅仅是耿耿于怀而已(4-6节);祂讽刺自以为极端富足的以色列,指着他们的荣华说:这些荣华使祂流连忘返(7节)。当然,这是讽刺,这些荣华已经积累了祂无限的愤怒,祂要把当年对埃及的愤怒,倾泄在以色列人身上,用地震和海啸,来对付他们,祂的怒气要使生灵涂炭(8-10节)。


在这灾难发生时,以色列人会来寻求雅威,他们对雅威的渴慕,远超过对食物和对饮料的渴慕,但雅威却与他们捉迷藏,不让他们寻见(11-13节)。他们想悔改,想回转,都为时晚矣。


他们只能再次向撒玛利亚的金牛犊寻求帮助,希望但的神能带给他们出路[1]。然而,在灾难的日子,这些牛犊丝毫帮不了他们,他们要遭受彻底的毁灭(14节)。



03

默想之一


这章经文让我们看到:上主有着不友善的一面!而我们需要常常被“不友善”地对待。上主看似毫不留情,在百姓最痛苦的时候,向他们行动,揭露他们的罪,并宣布他们将被审判,将他们掳到外邦不洁之地,这无疑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有时,“友善”的伦理,很影响我们与人建立更深厚的关系。这种友善,好像很能支持圣经的一些教导,例如“谦逊、宽恕和怜悯”等美德!


我们有个天经地义的逻辑:对错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尽量避免冲突!于是,自小我们就被教导,别小题大做!友善是最重要的,我们也发现,友善待人,别人的反应都很正面!被人喜爱的感觉真好!于是我们会变得“八面玲珑”,或者不愿表露自己,这样会扭曲我们理性的分析:我们以为某人令我们愉快,他就是喜爱我们!相反,如果他令我们不安——对我们严厉,就不喜欢我们!我们四周有着一股强大的社交和心理力量,不断强化着我们的“友善规范”。


然而,这种看似友善的做法,导致我们无法与人、与神建立深刻的关系,即那种带着坦诚与释放的关系。因此,我们有时需要变得不那么友善,如同上主,当祂的百姓在多次劝告无效之下,祂对他们,不再友善!唯有经过审判后,他们才能被洁净!


我们的生命也需要被剥夺、被历练,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经历不幸之后,才能看到自己内心的骄傲与深层的罪恶!我们需要经历神对我们的“不友善”,和其他人对我们的“不友善”。生命中的知己,往往就是那些对我们直言不讳的“不友善”之客。


你有被神“不友善”和被人“不友善”对待的经历吗?



[1] 北国在建国之初,分别在伯特利和但设立祭拜金牛犊的祭坛,从此,以色列人就离弃了雅威。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路加福音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加福音》第3章 | 救恩的开始

 

3:1-4:13这一段,是耶稣事奉的准备,使我们预先读到约翰的职责,然后再认识耶稣事奉的开始,约翰以先知的角色出现,这带来张力:


1)带出危机,引导众人盼望弥赛亚或拯救的来临;


2)带来敌视,使他落入牢狱至死。


约翰的事奉与当时宗教、政治领袖连上关系(1-2节上),并以以赛亚所提到的,世界将得到上主拯救为背景(2下-6节)。他的消息集中于“悔改和受洗”,并通过这些重建以色列与上主的关系,但借着日常操守,重视上主的公义和怜悯。


如今,上主的新时代已经拉开帷幕了,“祝福与悲欢,分裂与重建”都一一建立了上主的儿子、救恩的使者耶稣出现的场景。


耶稣准备事奉的中心就是祂作为“上主儿子”这个具有强烈的以色列以及罗马皇帝色彩的名字,表明救恩并不是无时间概念、无空间及历史性;并经历了圣灵,意思是,耶稣以及约翰的侍奉,完全不同于1-2节所列举的人间帝国的特点。帝国元素和圣灵的特征,你要了解这新兴的弥赛亚国度,就不能将这两者分割。


耶稣通过受洗,获得作为弥赛亚的身份肯定,在三章23至28节的家谱,也恰好发展出这种肯定,天上与历史两重见证祂的身份。天上的根源“神的爱子”,与地上的根源“亚当”,同出于一位上主。这里面的内涵也极其丰富,表达出上主对地上一直的眷顾,这正是一至二章一直在表达的。也就是说,救恩不是空穴来风,乃是上主自亚当开始,透过以色列这一人类系统,包括他们的始祖,甚至在太古时期的那些人物,上主一直持续着祂的救恩行动。如今,透过耶稣这位神的爱子,要彻底的落实了。


然而,祂作为“上主儿子”的身份,成了在旷野与魔鬼对峙的基调,耶稣被圣灵充满,显示了忠诚与顺服上主。祂也逆转了以色列这个被称为“神的儿子”的民族在旷野的失败。也就是说,你需要以以色列在旷野的经验,来解释祂的身份(申6-8),祂是真正的以色列形象,要完全活出上主之子这一角色。


05

默想之二

受试探的记载的主题是什么?耶稣与谁为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