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5月2日 | 我的心默默等候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六十二篇1-7节
1 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神,
我的救恩是从他而来。
2 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
他是我的高台,
我必不很动摇。
3 你们大家攻击一人,把他毁坏,
如同毁坏歪斜的墙、将倒的壁,
要到几时呢?
4 他们彼此商议,
专要从他的尊位上把他推下,
他们喜爱谎话,
口虽祝福,心却咒诅。〔细拉〕
5 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神,
因为我的盼望是从他而来。
6 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
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动摇。
7 我的拯救,我的荣耀,都在乎神;
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难所,
都在乎神。
省思:
就像矿井深入地表,
直达地底岩层,
“静默”有助于心灵沉潜,
穿越悖逆、怀疑的砂砾层,
达至神话语坚实、安宁的实际。
祷告:
“镇静,我的灵――
上主必像过去,负责引导未来。
莫让何事动摇你的信心、盼望,
现今的奥秘,终将显明。
镇静,我的灵――风浪仍听主命,
一如当年遵祂吩咐而平息。”
(Katherina von Schlegel,“Be Still My Soul”,)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雅歌 第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雅歌》第7章|未能实现的渴望
第七章主要由两首男女对唱的情歌组成,1至9节,由男生发声,无比深情,十分露骨的歌颂佳偶的身体,尽其所能地描述她的脚、大腿、肚脐、腰、双乳、颈项、眼睛、鼻子、头的美;将他的佳偶的双乳比作是棕树上的果子,他说要上去采摘。不过,并没有任何圆房的描述。
10至13节,女生发声,她也深情地回应男生,表达她完全属于男生的心愿。她邀请男生一同到瓜田李下,共赴巫山。不过,她说,她要到那里,看看葡萄发芽开花了没有,石榴放蕊了没有。她要在那里把爱情给他,包括那个催情的风茄,也为他所留。
这样看来,他们并没有圆房,只是有这种渴望。诗歌这里的重点是——无论男生和女生,他们对爱情的看法,与一至四章描述的完全一样:是一种田园牧歌、两情相悦、彼此欣赏,并且有着十分真实的肌肤之亲,满足情欲的。
那为什么已经得到的爱,从第五章开始就失去了?两人的心都没有改变,双方的思念,也丝毫没有减退,为何经过百般寻找、追逐也还得不到呢?来看三个导致彼此不得再圆房的阻力。
1、前后转变的巡逻兵
在三章6至11节,描述了一群荣华的迎亲队伍,这事件正是巡逻兵角色形象转变的界限。在王室的迎亲队伍出现后,这些皇城保卫队,对女主角的爱情也构成压力。
五章6至7节,描述女孩在耶路撒冷夜寻情郎,魂不守舍,痛苦地到处喊叫,又被皇城卫队打伤,披肩被夺去(5:7)。这些保卫队拦阻她,或许并不是真正主动打她或夺她的东西,而是阻止她寻找男孩,所引起的肢体冲突。格莱德希尔(Tom Gledhill)认为:这些皇城巡逻兵,把她当作放荡的女人,所以打了她,剥了她的外衣。[1] 无论如何,这些巡逻兵,成为她寻找爱人的阻碍,成为她寻求爱情的破坏者。
2、同母的兄弟(1:6,8:8)
这个角色一开始就是压力元素,他们百般拦阻女孩对爱情的追求,他们要她看守他们的葡萄园,意思是要她安分守己,而她则说,她自己的葡萄园却没有看守,意思是她自己的爱情却被压制、遭忽略[2]。这些兄弟与家庭因素,成为她追求爱情的压力。
3、君王(1:4、12,3:6-11,8:11-12)
君王这个角色,在女孩追寻爱情之旅上,由“不活跃的形象,最后变成导致女孩让其恋人逃跑”的肇因。第一次“王”的称呼,是从女主角口中而出,她期盼王能引她到内室享受鱼水之欢(1:4)!这里,爱人的角色模糊,而王的形象清晰!尽管女主角无限热情地渴望与他交合,而在行文中,王一直没有出现,女孩的期望没有实现,换来的是:众童女们爱你(1:3),王在女孩的情爱上是缺席者!从爱情那种卿卿如吾,身体与灵魂互相交融、合一的特征来看,是一个消极、不活跃的形象。
03
默想之一
对于“王的元素”成为爱情的拦阻,在圣经其它地方能找到相类似的例子吗?
[1] 《格莱德希尔(Tom Gledhill)著,秦蕴朴译:《雅歌——爱的诗篇》(台湾:校园书房,2011),页248。
[2] 关于葡萄园象征爱情的讲述,可参考Robert W.Jenson 著,罗敏珍译:《雅歌》(台湾:教会公报社,2012),页31,145-149。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希伯来书 第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希伯来书》第七章 | 朝圣者的第七堂课
学生对老师援引麦基洗德来类比主耶稣的身份,十分不解。
“我们的信仰始祖是亚伯拉罕,老师怎么好像将他归在麦基洗德身上呢?”
“对!是亚伯拉罕,不过......”。老师仍然拿出他的看家本领——信仰伟人画。
“我们始祖亚伯拉罕打败诸王后,麦基洗德给他祝福。始祖是不是将掳来之物的十分之一奉献给了他?那么,想想看,麦基洗德的身份到底有多高?”
“按照这奉献的规矩来看,他是超过了先祖亚伯拉罕!”
“好,你们再来看一幅。”老师继续展开他的画卷。
“是利未!这图上为什么画着,他也拿着供物奉献给麦基洗德呢?他与麦基洗德不在同一个时代啊。”
“那这画中的意思,会是什么呢?”老师看了下他们。
“从利未开始的后代,都该向麦基洗德奉献,包括亚伦。”其中一个学生争着说。
“甚至我觉得这幅画还有更深的内涵!”另一个学生说。
“这幅与上面的亚伯拉罕奉献给麦基洗德的那幅,结合起来刚好要说明一个事实。”这位学生继续说。
“那是什么呢?你赶快说吧!”有个学生按捺不住了。
“利未代表了所有他的后代,来向麦基洗德献上礼物。作为利未的后裔亚伦,他所代表的所有祭司,无论是谁,也无论是什么时候的,他们都比麦基洗德小!这幅画更深的意思是:这位按照麦基洗德等次而设立的大祭司耶稣,尽管是出生为亚伯拉罕的后裔,但祂又比亚伯拉罕都大!”
“对!对!对!”学生们齐声说。
“是的,耶稣这位大祭司代替了亚伦的祭司制度。”老师继续说:“祂就成了更美的中保,祂的祭司职位也永不变更,这对我们意义非常重大!祂成全了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我要让你的子孙像这星星那么多’。这样,亚伦的体系就算是过去了。从此,耶稣代表着我们,与神立约,这个约也就永远不再失败;我们也不会像祖宗一样,因背叛、犯罪遭神追讨,因衪完全赎了我们的罪。”
05
默想之二
现代人最大的痛苦——倍感疏离!从农村的留守儿童与老人,到喧嚣城市里的那些独者。哪一个人不觉得孤单呢?
基督带来我们与神的关系真正和解,并赐下爱与满足的喜乐!你的主与你的群体,有令你感到大得安慰吗?活出人生的重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