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16日| 洁除我的罪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五十一篇1-2节
1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
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
2 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
并洁除我的罪。
省思:
诗篇第五十和五十一篇相辅相成:
前者欲去除
外强中干的形式和伪善,
指责走向末路的宗教;
后者劝人
温柔地认罪、信靠,
指出何为真正的敬虔。
祷告:
“按我本像,无善可陈,
祢却为我流血舍身,召我前来就祢,
真神羔羊,我来就祢。
按我本像,心灵玷污,
不再妄想自我洁净,
惟祢宝血能洗清,
真神羔羊,我来就祢!”
(Charlotte Elliott,“Just as I Am”)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传道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传道书》第3章释经|无意义的历史
第二章1至8节,是历史性意义的探索,与一章1至11节关乎宇宙的目的性探讨相对应,传道者认为,万物的存在没有目的,那历史的时间呢,它具备目的吗?
一章9节说:在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只是不断重复罢了。三章15节,则以同样的论调说:时间就像是注入大海的江河,总不断变化,但没有进展,也没有恒久性。
三章一开头说:凡事都有定时或定期,接着,将28种现象作两两相反的刻意配对!这位智者观察到每一项动作之后,在适当的时刻,就会出现对等且相反的动作。不过,没有一种活动能震动世界,人生所有的事,都从未前进也从未停止。
9至15节这一段,是传道者对时间的理解,他说上主永远都是充足的,无法增减(14节),祂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人类的举动所带来的价值是有限的。那人类的角色是什么呢?他认为,作为生命的领受者,所经历的是劳碌,而这劳碌所带来的成就并不高(9节);纵使能一瞥永恒,但仍然不明白上主“从头至尾”整体护理的目的(11节);所见的真相,也只是浮光掠影,永远无法把握其至终的意义;尽管所经历的好事与坏事都是真实的,然而它并没有揭示任何的计划或方向。看来人的智力有限,对很多事情依然未能理解。因在日光之下生命的意义,只存在于永恒轨迹中。在这单调的时间里,所能获得的礼物,就只是吃喝及享受辛劳后的成果(12节)。
那么,这种限制,让我们看到所有人真实的本性,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敬畏上主”的意识,因为只有祂才是永恒的,而祂对一切的主权,也是不容易明白的。
在15节,传道者得出结论:美好的和辛勤劳作所获得的,最后都以失败及悲剧告终,因为所获得的这些好处,会从劳碌者手中溜走。正如当代的鲁益师所讲,满足感被满足击败!
甚至,令人沮丧的是,有时,邪恶把正义从正直的地方赶走,奸诈出现在正义之所(3:16)。然而,即使在如此疯狂的事情的背后,也隐藏着上主的旨意。正如加尔文所说:神会借着恶人的手,成全祂的旨意,而祂却与恶毫不沾染。
16至22节,由前面对时间的论述,跳到对空间的讲解。智者发现,在正义的法庭有奸恶的事情,正义的社会也掺杂了邪恶的存在(16节)。他认为解决之道就在上主那无可测度的时间里,等候祂来裁定(17节)。不过,这种期待对人的意义何在?连人与兽的区别都不大,因为上主给这两者的命运没有区别(18-21节),人与动物呼吸同样的气,其命运好坏难以有结论,一切确定的事情,其实难以确定。
看来,人生的虚空是恒常的,益处也是难以辨明的,能够真正颂扬的,就是前面所说的——吃喝快乐吧,这是上主给人的恩赐。
03
默想之一
传道者从时空两方面所谈论的人的真实本性,你能认同吗?认同与不认同,各自的理由是什么?能提出相关的证据来说明吗?
04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提摩太前书 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提摩太前书》第5章释经 | 正清风
第五章,保罗要求提摩太,要照顾教会中的寡妇(3-16节),也要敬重教会中的长老(5:17-20,24-25)。
1、照顾寡妇(3-16节)
因当时的社会没有照顾长者的官方机构,负担就落在其家庭成员身上(3-8节)。保罗要求提摩太,要将孝敬父母、照顾弱势群体的责任承担起来,并落实在教会中。也以此彰显与帝国那种强者文化相反的、耶稣新群体的生命特征。
不过,行此事需有智慧,也需秉持原则。需将寡妇之名登记在册,以示郑重其事,其条件有三:A)好名声(10节);B)60岁以上;C)婚姻曾是忠诚的(9节)。
而年轻寡妇,如可能当劝其再婚,或许可通过再婚,将生活困难解决(14节)。而对那些只追求过快乐人生的寡妇,不可录用。因她们,心思尚未稳定,可能因着丈夫的离世,伤心未过,因而就一时信誓旦旦,说不再嫁人;可是,过些时日,当遇上了意中人,回过神来,又要嫁人(11-15)。故此,登记的寡妇,有必要立誓不再婚,以免给教会带来麻烦(11节下)。
2、敬重长老(17-20,24-25节)
长老是教会中,作专一祈祷、传道、教导、治理之领袖。教会假如要健康成长,必然要有专人打理,这些人在真理上作深入扎实的教导,方使教会立实践而不败。所以,教会要加倍敬重这些作祈祷、传道、教导、治理之领袖。不过,敬重可不能光表达在嘴上,经济上的供给则为落实之举;也万万不可将其当牛马使唤,更何况牛都有资格吃场上的谷(17-18节)。
另外,或因他们主理讲道、教导事工(17节),并且打理教会的钱财,执行圣礼等公开事务,似乎比其他三类同工,更易遭到他人的批评。所以,教会当有保护措施,以彰其名义。对控告长老们的呈子,需三重见证,方可收下。处理投诉这类的事情,万不可偏心,作为领袖,假如心存成见,必导致教会乌烟瘴气(19-20节)。要知道,教会乃正义之师,万不可容让罪恶蔓延,因恶如善一般,终有暴露之日。
05
默想之二
提摩太所牧养的教会,是有纪律、有治理的教会,你认为可应用于现在的教会吗?这里对两类人的照顾,假如要落实在今,可以用在哪些人或事上面?你认为,假如我们每个人都重视这两方的服侍,教会会不会兴盛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