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4年3月24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402天前 | 29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细察那完全的人
2. 每日旧约 | 箴11章-持家之道
3. 默想之一 | 金钱观
4. 每日新约 | 弗4章-天上倒影在地上
5. 默想之二 | 蒙恩的生命特征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24细察那完全的人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七篇34-40节


37:34 你当等候耶和华,遵守他的道,

          他就抬举你,使你承受地土。

  恶人被剪除的时候,你必看见。


37:35 我见过恶人大有势力,

          好像一根青翠树在本土生发。

37:36 有人从那里经过,不料,他没有了;

          我也寻找他,却寻不着。


37:37 你要细察那完全人,观看那正直人,

          因为和平人有好结局。

37:38 至于犯法的人,必一同灭绝,

          恶人终必剪除。


37:39 但义人得救,是由于耶和华。

          他在患难时作他们的营寨。

37:40 耶和华帮助他们,解救他们;

  他解救他们脱离恶人,把他们救出来,

  因为他们投靠他。


省思:

这位诗篇作者毫不回避,

反而诉诸历史与经验的印证,

说:“请看你周围的义人与恶者,

凭一般的生活常识,

便知道持守神的道,

就会活出最好的人生。”


祷告:

主啊,请赐我敏锐的观察力,

使我能看清摆在眼前的事实:

这个世界的宣传,是何等虚空脆弱;

而祢藉着我救主耶稣——

在义人中所成就的应许,

是何等确凿实在。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箴言 第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犹太人在哭墙前祷告哭泣。)


 《箴言》第11章释经|持家之道


十一章的格言集,零散缺乏主题性,下面所作的是尝试性的归纳。


1至14节,大致是一个人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中该有的行为。


智者告诉学子,雅威看重一个人在所属群体里以诚相待的态度,在交易时的公平,人不能通过欺骗的手段赚取钱财,这种财富不蒙上主赐福(1节)。


与人相处,谦和是智者所为,而骄傲则是大忌,会换来羞辱(2节)。另外,正直的品性可保自己安全;为利而毁坏所属群体的利益,出卖了群体,将引起公愤,那时再多的钱财也救不了自己(3-4节)。正如“义人行义道路直,恶人作恶半路亡,义人遇难有天助,因有恶人替罪羊”(5-8节)。这就是不看重邻舍价值的后果,也正是正直人能劫后逃生的人生智慧。


在一个城市里,如果有这些正直人,民风会变得淳朴,也蒙祝福而出名(10节);假如那些轻看邻舍、毫无知识的愚顽之辈,那些花言巧语、搬弄是非之徒增多,而缺乏诚实并明理的人,则左邻右舍就不得安宁,久而久之,这里的居民就败落了(11-14节)。


15至31节,大致可以归纳为对家庭建设方面的格言。


不要轻易为别人作担保,也不要凑热闹,为恶事与人一同起哄(15节)。作为家庭主妇,需要潜心学习贤德之道,因那必使自己得尊荣,而男人呢,不可为钱财而铤而走险,因为,仁慈的人才能安身立命;残忍的人必然害了自己的性命(16-17节)。


在外经营需本分,因为靠坑蒙拐骗所获得的钱财不实,很快就会消失。守信经营,所得来的必然实在(18节),这两种相反的经营理念看似简单,却涉及到生死祸福(19节),因为雅威看重品性端正的人,憎恶诡诈的心思(20节)。


持家之道还在乎踏实,不图外表光鲜亮丽,相反的是——如果一个外表长得极其漂亮的女子,假如没有见识,她那美丽的外表搭在她身上,就显得极不相称了,如同珍珠套在猪鼻子上(22节)。


义人更需要在施舍上下功夫,世间之外有另外一种逻辑——比如施舍这等事,看似散去许多钱财,却更加富足(24-26节),因为在他心中有着比钱财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善良(27节)。而那些吝啬钱财、依仗财富的,最终反倒变得贫穷,甚至最终破败(24、28节);为人正直的人,如常青树(30节)!而总使家庭鸡犬不宁的人,如风消逝(29节)。


既然义人在世都将得到这些报答,那恶人和罪人将会如何呢(31节)?




03

默想一


中国俗语说:钱财为身外之物,与这一章所谈到的,十分在乎将在财富上的正直、慷慨作为持家之道,两者之间有无相似处?这种金钱观,有无影响到你?你从中学到什么新的东西?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以弗所书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荷兰绘画大师伦布朗笔下的使徒保罗)


《以弗所书》第4章释经 | 天上倒影在地上


前几章,保罗说,因着基督的死里复活,重新定义了神——需要透过基督耶稣来认识祂;也重新定义了如何成为祂的百姓——需要通过耶稣基督才能成为独一神的儿女,以及重新定义了以弗所人的未来——通过耶稣基督和圣灵所建造的新世界,来看他们的未来。


这种被称为“天上”的画景,对于信徒的行事为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第二部分(4-6章),他从受苦、合一、爱和饶恕这四方面来详解:


1、受苦

保罗再次提醒他们,他是为主的缘故而下狱的,那他对以弗所人所要求的“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所蒙的恩相称”这一类的话,就很有针对性了。他期盼以弗所人能效法他,这种以受苦的姿态来倒影基督的服事方式,因为这是恩典的模式,基督正是以受苦的模式,将恩典浇灌在他们身上的。


2、合一

所以,他们要在生活上与所蒙的恩相称,将这天上的形象倒影下来,那基本的焦点就是:用合一来抗衡世俗风气,只有一位主,那所有的分离都是不可思议的;其次,要将神所赐的多样化恩赐贡献出来,建造教会,至终使身体渐渐长成,与元首基督的身量相称(13节),而追求合一势必会带来受苦。


3、爱

要在生活上与所蒙的恩相称,还需要小心世俗风气骗人的手段,以及邪恶的本质(14节)。那与之抗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爱(合一的另外说法)(15-16节)。同时,要意识到基督徒圈外的生活情形,主要的表现就是:与神隔绝,道德的沦丧(17-19节)。而我们是基督的学生,要彻底离弃前世(旧人,这世界)的模式,就要立志从善——活出新造(今生)的模样:以基督为模范,有着真理、仁义与圣洁的特征(23-24节)。


4、饶恕

不过,立志归立志,要活出新人的模样,不可避免地会与外界的力量产生冲突。我们则要刻意逃避这外界种种不良、罪恶、损人又不利己的生活样式,更要学习的是:神的恩慈、怜悯,以及饶恕,以此来将神的形象彰显于地!(25-30节)



05

默想二


保罗对新人(我们今生)的生命形态,与旧人对比性的描述,有没有带给你“不可言喻”的喜乐,以致惊叹神的恩典浩大?假如我们要活出这蒙恩的使命,并在教会中实践,最关键的几点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