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8日| 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二十九篇
1以色列当说:“从我幼年以来,
敌人屡次苦害我。
2 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
却没有胜了我。
3 如同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
耕的犁沟甚长。”
4 耶和华是公义的,
他砍断了恶人的绳索。
5 愿恨恶锡安的都蒙羞退后。
6 愿他们像房顶上的草,
未长成而枯干。
7 收割的不够一把,
捆禾的也不满怀;
8 过路的也不说:
“愿耶和华所赐的福归与你们。
我们奉耶和华的名给你们祝福。”
省思:
若说神的百姓享有特别的福分(诗一二八),
他们也经历了非常的苦难。
二者互不抵消,并存于信仰生活中。
喜乐与痛苦都是由主所赎,
祂在耶稣基督里
曾为我们降世、受死。
祷告:
神啊,
我知道自己不是世界上
第一个受痛苦的人,
但苦难临到时,我就会那样觉得。
我求祢赐下安慰、力量,
也盼着终于有一天,
祢将重整一切,恢复美好秩序,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列王纪下 第二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亚述王亚斯那巴(Ashurbanipal,主前668-627年)的棱形石碑,现存于卢浮宫。碑文也记录了玛拿西是亚述忠实的附庸。)
《列王记下》第21章|犹大的亚哈
二十一至二十三章,是玛拿西、亚们和约西亚三位君王的叙事。玛拿西不像希西家那样,坚定雅威信仰,反而效法灭亡的北国亚哈王所行的,甚至比从前的亚摩利人更甚。
儿子亚们与他一样,敬奉偶像,离弃列祖的神,不行雅威的道,结果在宫中被他臣子杀了,正像所有背叛雅威的北国君王的结局一样。雅威再度兴起像大卫一样的君王约西亚(22章),延缓了犹大被灭亡被掳的命运。
二十一章1至18节,关于玛拿西的叙事中,完全是负面的:对他的罪行作出了控诉和征讨。
很难想象,玛拿西为何极力打造自己成为“犹大的亚哈”,“可能是受到一派当权的亲亚述或亲埃及的党派唆使所致”[1]。希西家余生十五年的影响,竟然完全消失了。他把希西家所拆毁的偶像祭坛通通恢复,为巴力、为亚舍拉筑坛塑像,又拜天上万象,将儿女烧了为祭、献给外邦神明,一切巫灵、交鬼之方术,统统拿来在国中推广;尽一切所能效法被灭的北国亚哈家的作风(1-6节)。
甚至将偶像的邱坛设在雅威的殿中,并在殿中立雕刻的亚舍拉像,违背神对大卫和所罗门的吩咐:假如他们将雅威的殿挪作他用,甚至为别神之居所,雅威将离弃他们(7-9节)。
所以,雅威通过先知宣告祂的审判:要按照审判北国亚哈家的标准,来审判耶路撒冷和犹大!北国所遭遇的被掳、被杀、被烧、被灭、被弃,每一样都要落到他们头上(10-15节)。
玛拿西因采纳北国的众偶像、诸巴力之风,他也效法亚哈的高压政策,恶行昭著,流无辜人的血[2],如同亚哈流了拿伯的血一样(16节)。不过,他尚得善终,被葬于自己所造的墓穴里,是因雅威仍然看在大卫的份上。
然而,继承王位的儿子亚们就没那么好命了。就好像叙事人一贯来的记述:父亲犯罪,后果由儿子来承担。完全采纳父亲政策的亚们,最后导致臣仆叛变,将他杀了,众人又将叛变的人杀了。(22-25节)
03
每日默想
“犹大的亚哈”玛拿西,为何会采纳与亚哈一样的政策,而完全违背父亲希西家的遗志呢?可能是这样的:在亚哈当政的时候,他将暗利王朝推到了一个较为强大的地步。很自然的,玛拿西的一些较有权势的幕僚,会建议他效法亚哈的政策:将巴力等神明当国教;对百姓采用高压政策。很多时候,这两种政策是极有成效的,就像亚哈王国,包括主权国亚述[3],不是极其强大吗?
这点就好像今天的我们,信仰耶稣基督,很难在权势地位及财利上亨通。然而,许多拜偶像、不信主的人却飞黄腾达。在这样的思维下,就不难理解玛拿西为何会采用与父亲完全不同的政策了。玛拿西的事迹,会勾起你作为信徒的哪些现实的思考呢?
[1] 参魏兹曼《丁道尔旧约注释:列王纪上下》,页366。
[2] 犹太作品《以赛亚升天记》中记载以赛亚是在玛拿西任内被锯成两半而死
[3] 玛拿西在位的时期正是亚述日正当中的时刻。亚述的以撒哈顿(主前681-669年)及亚述巴尼帕(主前669-627年)的势力远超过埃及。由主前六七一年开始,犹大便一直是亚述的藩属国。玛拿西之名出现于亚述年谱中,列于巴勒斯坦向宗主国进贡的十二位统治者之中。参魏兹曼:《丁道尔旧约注释:列王纪上下》,页366。
04
每日加量
希伯来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确实的信心」不只是信有神,也是对神满有把握,就像这个孩子对父亲满有把握一样。)
《希伯来书》第3章 | 朝圣者的第三堂课
昨天的那堂课,老师好像留下了一个尾巴,关于神儿子如同大祭司,挽回了犯罪之人的后果的作为,使学生听来似懂非懂——假如祂是大祭司?那自古以来大家尊为献祭体系的大成者――摩西,他算什么呢?
今天,老师早有准备,带来一幅图画,画中的主角就是他们所景仰的摩西,内容包括:他们的祖宗从埃及出来,在旷野四十年的生活片断的画卷,比如在基博罗哈他瓦要肉吃;探子从迦南回来后,要打死摩西与亚伦的可恶事件;可拉、大坍与亚比兰夺权,连累了一万四千七百人被除灭等场景。
他们一同回忆了这些触目惊心的场面,学生们感慨地说:“噢,原来在摩西手下,我们祖宗四十年的经历,失败比成功多啊”。
“是的,摩西是仆人,他为神的家尽忠,很伟大”!不过,摩西并没有带领这群悖逆的子民,进入安息之地,甚至他们几乎都是死在旷野!而这位神的儿子,带领人进入安息之地,让人真正成为神的家人。那么,耶稣之于摩西,谁更伟大呢?
现在,问题来了!那些倒毙在旷野的祖先,是因不顺服神的仆人摩西之故;可想而知,假如一个人不顺服神的儿子,其后果会是怎样呢?那些人离弃神、不顺服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对摩西的轻慢!他们为他们自身的罪恶行动付上了极重的代价。如今,我们需要反省的是:有无类如轻慢一样的罪,在我们的身上呢?也就是说:有无轻慢“神的儿子耶稣呢”?的确要注意了!小心,别被这些恶行灌得心灵麻木!
思考问题:
今天的文化对培养人的品性极其不利!尤其是对信仰忠诚的培养,似乎很难。因我们所面临的世界有着各样的诱惑拉扯着我们,各种广告不断地让我们去追求新颖和更好的产品或经验,并要即时得到服务、资料与机会。
然而,对老师而言,信仰是“长长的朝圣之旅”,是一个步伐稳定、对基督的委身之旅。真正的基督信仰,挑战我们长久的顺服和经年累月的追随;我们需要认真理解对基督的委身,以忠于基督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
A) 对基督清晰与健全的看法;
B) 对神的带领,完全的信任和顺从;
C) 以及在信仰群体中彼此联系和彼此劝告、责备、鼓励。
以上三方面是培养忠心不可或缺的办法。省察一下,看看你有无缺欠呢?
▓ 本文插图选自圣经综合解读 (cmcbiblereading.com)